旅游预防注意事项(旅游防疫措施指南)

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处于大流行高峰时期。 我国取得现在的控制新冠疫情阶段性成果,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,举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,如果防控措施稍有松弛,疫情就会立马反弹。多个国家的疫情反弹案例,再次告诫我们,我国取得今天的防疫成绩非常不容易,大家还要继续保持防控意识,坚持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。
疫情形势会随时发生变化,大家要随时关注本地和全国的疫情信息,不断根据疫情形势,调整个人的防护措施。随身携带口罩是我们常态化防控的个人防护标配,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好的地方,要坚持戴口罩。常通风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,不仅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,更是防控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,还是保护个人卫生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。
2.旅游时如何做好疫情防护?
国庆外出旅行,要服从旅行目的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要求,特别注意旅行安全。同时,备好口罩、免洗消毒液。近距离接触或通风不良环境要戴口罩,常用消毒巾清洗手。从流程来看,各环节防控建议如下:
旅行期间,乘坐飞机、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,全程佩戴口罩,做好手卫生,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。
游玩过程中应有序排队,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,在封闭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。在餐厅内用餐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,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。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干咳等症状,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,取消或中止旅行。
旅行归来,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,应自我观察14天,一旦出现身体不适,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。
如果是境外旅行归国人员,应按照我国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,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,入境口岸海关核酸检测、入境地集中隔离后期核酸检测、居家隔离期满后核酸检测。
3.旅游时在安全、文明方面还要注意哪些?
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,风景处处美,安全时时记。假日出游尽量做到“三个提前,四个谨防”。
三个提前。一是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发布的疫情风险提示,避免前往疫情中、高风险地区。二是提前了解和查询旅游景区疫情防控、开放、门票预约、客流限制等措施,做到“无预约、不出游”。三是提前做好自我防护准备,确保出游期间要戴口罩、勤洗手,测体温、勤消毒,保距离、勤通风,不扎堆、少聚集。
四个谨防。一是谨防陷入不合理低价旅游陷阱。要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、宾馆饭店、游乐场所和有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。警惕通过微信、QQ群、论坛等渠道组织的旅游活动,防范以“免费旅游”“低价旅游”等为诱饵欺骗游客。二是谨防进入未开放区域。要选择合法合规的景区景点,切勿进入未开发、未对公众开放的峡谷、湖泊、水库、无人岛等区域开展旅游活动。三是谨防引发火灾危险。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灾,不在草木繁盛、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、烧烤或者使用明火。四是谨防出现不文明言行。在打卡网红景点时,要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,不任性而为,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。
当然,安心放心舒心的旅游与文明密不可分,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,假日出游,与文明相伴,与健康同行。
一是提倡勤俭节约、反对餐饮浪费。出游就餐摒弃“爱面子”、“讲排场”陋习,树立厉行节俭、反对浪费观念。按需点餐取餐,不食用野生动物。就餐使用公勺公筷,鼓励分餐制、小份餐。自觉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杜绝舌尖上的浪费。
二是做好疫情防控、服从引导劝诫。遵守景区预约、限流等规定,合理规划出游线路。科学佩戴口罩,做好个人防护。配合景区工作人员出示“健康码”,做好体温测量、个人信息登记。不扎堆、不聚集,自觉排队并保持适当距离。服从工作人员引导、劝诫。
三是尊重历史文化,保护自然环境。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,不攀爬、触摸文物古迹和展品,遵守摄影摄像限制规定。增强环保意识,不追打、投喂动物,不践踏花草,不破坏自然景观、植被、地形地貌,保护生态系统和水体环境。不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。
四是遵守公序良俗,弘扬文明新风。垃圾主动分类,不乱扔。遵守提示提醒,禁烟场所勿吸烟,“网红”地勿任性打卡拍照,切勿从事危及人身安全的活动。发生旅游纠纷不要冲动,注意保留证据、理性维权,可拨打全国旅游服务热线“12301”进行投诉。
4.秋冬季还应注意哪些健康问题?
秋冬季各类传染病尤其呼吸道传染病高发,加上气温变冷,大家在室内停留的时间增加,容易发生聚集性传播。为有效减少感染机会,大家首先要做好预防:
一是减少人群聚集,尽量少去人流量较大的场所;二是做好个人防护,坐公交、乘地铁、逛超市、出席会议、活动等要戴好口罩,减少传染机会;三是加强体育锻炼,适当进行体育活动,提高机体抵抗力。
另外,大家要随时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,一旦出现发热、乏力、鼻塞、流鼻涕、肌肉酸痛等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就诊,尤其儿童、孕妇、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,要尽量早诊早治,防止病情加重。就医尽量在基层就诊,分级诊疗,避免到大医院扎堆排队,就医过程中要注意戴好口罩,自觉有序排队,与其他患者至少保持1米间隔,避免出现交叉感染。
5.如何保障群众正常的就医需求?
当前疫情形势下,各医疗机构一方面要积极应对新冠疫情,另一方面要保证正常医疗服务工作有序开展,满足人民群众正常诊疗需求。为切实平衡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,各级医疗机构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,对血液透析患者、肿瘤放化疗患者、孕产妇、慢病患者等需要定期检查治疗的患者、儿科患者、急诊患者等都分别做了相应接诊安排:
一是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缓冲区、急诊手术缓冲区和病房缓冲区,切实应对各类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及入院患者的筛查;二是对慢病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具长处方,同时在网上问诊、复诊,邮寄药物到家,减少患者到医院就诊次数;三是通过“互联网+医疗”对确需到医院就诊的患者,开通电话、微信公众号、手机APP等多种挂号途径,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,减少院内人员排队、人群聚集,维护良好就诊秩序,最大程度避免院内交叉感染。
现在受大环境因素影响,跨省旅游受到一定的影响,但为了保证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,各省低风险地区可以跨省旅游。跨省游游客必须持有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,行程码、健康码同为绿码方可通行,且到外省落地在进行核酸检测,有的地区实行三天两检,目的是为了保障本省居民和外地广大游客的健康安全。
一、疫情防控工作
1、放假前,各班要进行假期疫情防控主题班会,对学生进行假期疫情防控专题教育。要求学生及家长尽量不离省,禁止到境外和国内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。如师生离校外出,必须向学校进行报备,开学前14天出省师生必须返程,学校全面开展师生员工健康状况摸排,确保开学入校人员健康。
2、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活动,提倡用微信、视频、电话等方式拜年,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到商场、电影院等人群聚集场所时,要全程佩戴口罩,保持“一米线”社交距离。
3、假期校园要实行相对封闭管理,校外无关人员、体温异常或健康红码黄码人员一律不准入校。学校分类建立离校和留校师生信息台账,做到师生员工假期情况底数清、行程可追踪、健康可监测。
根据铁运〔2010〕190号文件《铁路旅客运输规程》第十三章节“携带品”中明确规定,旅客乘坐火车出行,为方便旅客的旅行生活,可限量携带酒精不超过100毫升,但是在铁路官网的出行指南中,酒精却不属于可限量携带物品,因此有的火车站会禁止旅客携带酒精上车,我们要理解火车站的决定,尤其是客流量比较大的车站。
2021年7月已经过去很久了,还能再回去吗?如果时间可以倒转该有多好呀,7月份上海还算不太热,旅游可以放开游,好玩的地方太多了,迪斯尼,欢乐谷,海洋公园,科技馆,郊野公园各个区都有,还有很多好看的建筑,对了,千万别错过上海的美食,真的想啥有啥。
旅游做核酸是必备的事情了,疫情期间去旅游肯定是要做核酸的,一天至少做两次核酸检测,近三年因为疫情的原因,很多人都没有出门旅游过了,为了不给国家添堵,大家还是尽可能的呆在家里或者周边公园走走,但是旅游业还是要发展啊,不然全国那么多的旅游公司要怎么生存呢,所以在疫情可控范围内还是开通了旅游业,大家最好好好的配合防疫工作
二、要注意旅途安全,旅游有时会经过一些危险区域景点,如陡坡密林、悬崖蹊径、急流深洞等,在这些危险区域,要尽量结伴而行,千万不要独自冒险前往。
三、讲文明礼貌,任何时候、任何场合,对人都要有礼貌,事事谦逊忍让,自觉遵守公共秩序。
四、爱护文物古迹,旅游者每到一地都应自觉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的花草树木,不任意在景区、古迹上乱刻乱涂。
五、要尊重当地的习俗,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。俗话说:“入乡随俗”。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,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,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。
六、要注意卫生与健康,旅游在外,品尝当地名菜、名点,无疑是一种“饮食文化”的享受,但一定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,切忌暴饮暴食。
七、警惕上当受骗,目前社会上不存在着一小部分偷、诈、抢的坏人,因此,“萍水相逢”时,切忌轻易深交,勿泄“机密”,以防上当受骗造成自己经济、钱财上的损失。
八、周密的旅游计划,即事先要制定时间、路线、膳宿的具体计划和带好导游图
到三峡大坝游玩是否需要核酸检测,这主要看你是什么地方来的,如果是低风险地区的人员,应该是只要行程码和绿码就可以进去,如果是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,那应该是要核酸证明的,现在的风景区都有入园要求,你可以上网查查,以当地防疫政策为准,提前做好功课,欢迎来湖北旅游。

Avatar photo

@糖Suger

脚踏善良,拥有远方,说走就走,灿烂自由~~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