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博物馆新馆(邯郸博物馆最新图片)

邯郸博物馆新馆(邯郸博物馆最新图片)插图

邯郸市博物馆一楼中央大厅的青铜奔马雕塑和大型锻铜壁画

邯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1973年发掘的磁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;战国时期,邯郸是七雄之一赵国的国都;魏晋时,邺城 ( 邯郸临漳县境内 ) 成为北方政治中心;磁州窑生生不息,绵延千载,是我国最大的民间瓷窑体系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邯郸灿烂的文化,而邯郸市博物馆就是集中展示邯郸历史文化的殿堂。

邯郸市博物馆是市级综合性博物馆,位于邯郸市中心——中华大街中段,与久负盛名的古赵丛台遥遥相望。主体建筑原为1968年建成的“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” , 外观仿北京人民大会堂建筑风格, 分上下2层, 局部3层, 高26米,内设大小展厅20个, 建筑面积1.1万平方米, 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。 整座建筑庄严、雄伟、朴素、大方,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邯郸市标志性建筑。馆前广场

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,主馆建筑与广场上的苍松翠柏、花坛绿地、流水喷泉及象征邯郸腾飞的现代城市雕塑交相辉映,环境十分优美。

邯郸市展览馆建于1984年。1986年8月,展览馆改建为博物馆。1987年9月27日,邯郸市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。1999年10月被河北省委、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2000年至2001年,邯郸市委、市政府投资2300余万元对博物馆进行了改造与扩建,使建筑平面由原来的“凹”字形变为现在的“回”字形,实现了参观路线的大循环,建筑总面积由原来的7500平方米增至1.1万平方米。还在博物馆一楼中央大厅装饰了重3.5吨的赵国青铜马群雕和“磁山之光”“胡服骑射”“建安风骨”3幅大型锻铜壁画,面积达210平方米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锻铜壁画,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至此馆内外环境焕然一新。

邯郸市博物馆现有5个基本陈列,陈列总面积3500平方米,以精美的文物、现代化的陈列手段,展现了邯郸历史上耀眼的闪光点,弘扬了邯郸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。

1.“磁山文化”,陈列面积324平方米。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、中期文化的代表。因1972年最早发现于邯郸西南30公里处的武安市磁山镇而得名,出土各类文物和动植物标本7000余件。遗址中出土的粟、家鸡骨、猪骨、胡桃等均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记录。石磨盘、石磨棒、鸟头形陶支架、直壁陶盂等都是磁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。“磁山文化”陈列吸收了多年的研究成果,陈列内容分为“定居与农耕”“粮食加工”“渔猎、采集及畜养”“陶器、石器、

骨角器的制作加工”“编织与纺织”“原始信仰和审美情趣”6个部分,展出文物100余件,利用图片、文字、雕塑、绘画、模型、景观等多种展示手段 , 诠释了8000年前邯郸磁山先人生产、生活的本质和丰富内涵。展厅中央放置了“磁山文化遗址”沙盘,展厅西北角制作了大型半景式“磁山文化原始景观”,再现了磁山人碾粟、制陶、养鸡、打猎、播种的活动场面,丰富了陈列内容,增强了陈列的可观性和趣味性。

2.“赵文化”,陈列面积512平方米。“赵文化”是邯郸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。战国时期邯郸作为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, 经8代国君, 历158年,是当时黄河以北地区重要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和文化中心。赵武灵王“胡服骑射”精神更具现实意义。“赵文化”陈列通过“生产与生活”“胡服骑射与对外战争”“国都邯郸城”“赵王陵与贵族墓”“赵地人文风俗”5个部分的内容,让观众系统地了解赵文化的由来、形成和发展轨迹,感受赵国曾经的辉煌。陈列展出了赵王陵二号墓出土的3匹青铜马、透雕夔龙纹金牌饰、200余片玉片、青铜铺首及同时代的编钟、编磬、汉代的鎏金大酒樽等精品文物200余件。展厅中央制作了赵王城沙盘、赵王陵群马雕塑,复原陈列了邯郸齐村出土的战国殉马坑,还在展厅北墙制作了赵王城、赵王陵、古赵丛台等旨在展现赵文化内容的大型灯箱,烘托了浓重的赵文化氛围。

3.“茹茹公主墓”,陈列面积600平方米。茹茹公主是东魏丞相高欢第九子高湛之妻,茹茹公主墓位于磁县大冢营村北,1978年发掘,虽然该墓早年曾被盗掘,但出土器物仍十分丰富。最有价值的是在墓内首次发现了150平方米的大面积的东魏彩色壁画,填补了中国绘画史的空白。出土1000余件彩绘陶俑,色彩艳丽、生动逼真。“茹茹公主墓”陈列分为“墓葬历史背景”“墓葬结构特点”“彩绘壁画艺术”“彩绘陶塑艺术”“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”5个部分,全面反映北朝东魏时期绘画和雕塑艺术成就及其墓葬特点。陈列中展出有茹茹公主墓出土的按盾武士俑、萨满巫师俑、东罗马金币、兵马俑阵等珍贵历史文物600余件,项链、金扣、金叶子等精美的文物令人目不暇接。为了增强直观效果,对茹茹公主墓进行了复原,真实地再现了墓葬结构和布局。同时对茹茹公主墓出土的大型彩绘壁画 (长22米,宽6米) 也进行临摹展出。还集中展出600余件兵马俑阵,阵容威武,气势壮观,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。

4.“中国磁州窑瓷器”,陈列面积1000平方米。邯郸是磁州窑的故乡,磁州窑是我国北方一个地域广泛、影响深远的民窑体系,其自北朝创烧至今,绵延千年,史称“南有景德,北有彭城”,磁州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“中国磁州窑瓷器”陈列分“北朝隋唐时期”“宋金元时期”“明清民国时期”“窑火不熄的磁州窑”4个部分,系统、全面地反映了磁州窑绵延千年的发展历史。陈列共展出早期青瓷,鼎盛时期的白地黑花、剔、刻、划花瓷,明清民国时期的青花、五彩瓷以及现代的仿宋瓷等瓷器及文物标本300 余件。整个展览在形式设计上运用多种展示手段,成功烘托出了磁州窑的文化艺术特色。如序厅制作了长卷轴画式屏风和波浪式“匣钵”背景墙,寓意着磁州窑艺术的发展就像源远流长、流淌不息的历史长河。在古代陈列部分复原制作了反映制瓷工艺流程的大型半景式“磁州窑烧造景观”,再现了磁州窑的传统制作工艺。在明清部分复原陈列了反映邯郸民居风格的冀南民居厅堂,以展示各种瓷器的用途。该陈列主题突出、特色鲜明、制作精美,曾荣获2003年第五届全

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。

5.“邯郸古代石刻艺术”,陈列面积460平方米,展出文物46件(套)。邯郸古代的石刻艺术源远流长,而佛教造像和雕塑艺术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。邯郸东南的邺城作为东魏、北齐的都城,是南北朝时期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,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,如我国第七大石窟——响堂山石窟、天下第一壁经群——娲皇宫摩崖刻经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 “邯郸古代石刻艺术” 陈列分为 “北朝造像”“隋唐造像”“五代宋造像”“北朝刻经艺术”4个部分,主要反映了邯郸古代佛教石刻雕塑艺术的成就。展厅采用了全封闭洞窟结构和人工光源及斑驳的青石地面,营造出一种庄严和谐的艺术氛围。序厅制作了一座北响堂大佛洞的仿真洞窟空间,形象逼真,造型精美。展厅前区左半部分巧妙利用 展 墙 的 转 折 变化,营造出曲径通幽的展示效果,右半部分两侧用巨幅喷绘图片和轴画展板的形式,集中展示了佛教刻经艺术。 后区为文物集中展示区,一件件造像神态各异,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出神秘的色彩。该陈列于2006年春节对外开放,2006年12月荣获“河北省首届十大陈列精品奖”。

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邯郸市博物馆还利用1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,如“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邯郸市建设成就展”“磁州窑现代瓷器展”“邯郸城市规划建设成就展”等,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作用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
邯郸市博物馆现有馆藏品5000余件,包括陶器、瓷器、青铜器、石器、杂器、社建瓷器及当代地方书画艺术品。 重要藏品有商兽面纹圜底带铭铜爵、 商青铜瓿、商透雕龙凤纹铜饰、商带鞘剑形器、商夔龙蝉纹直耳三足铜鼎、汉错金双龙首铜带钩、汉四神博局纹铜镜、宋磁州窑白釉黑绘“行佣孝母图”枕、宋磁州窑白地黑绘“僧稠分虎图”枕、宋磁州窑白釉篦划花碗、金水波纹扇面形枕、金磁州窑黄绿釉荷花扇形枕、唐菱花形鸟兽花卉纹铜镜、唐瑞兽葡萄纹铜镜等。

邯郸市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15万人次,是邯郸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河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它的收藏与展示使古赵邯郸这颗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
Avatar photo

@糖Suger

脚踏善良,拥有远方,说走就走,灿烂自由~~

相关文章